前言
没资源,没背景,23岁前,还仅仅是个家里蹲的宅男,却能在30岁的时候,每月获利50万。不可思议,有运气的成分,但他的逆袭更多的却是有迹可循。我们不妨看看,他做了什么?
斩断潜意识的引力绳
今天的主角叫宋明臻,在21岁前,是个平淡无奇的人,从没好好读书,没上过大学。平时在电影院打工,检检票,搞搞卫生,回去了打打游戏,这就是他全部的人生。他甚至不敢想象,自己能好好的吃一顿牛排。在一次和兼职姐姐的对话中,他了解到,附近新开了一家图书馆。命运的齿轮,在这刻转动了起来。在图书馆,他读了100多个成功的故事,200多本心理自助的书。开始相信,自己一定能成功,想要读书的念头,也一发不可收拾。人是被潜意识,意识和基因支配的,理性和道理无法更改人的潜意识,但通过阅读名人书籍,进行身份认同,人的潜意识可以被动摇。
挣脱自我保护的意识
最后他决定,通过自学,去上大学。然而,现实是残酷的,不停地看书,让他开始沉浸在了幻想中,产生了“我什么都能干”的妄想。实际上的他,能力并没有达到顶尖大学的水平,最后,他进入了一所普通的地方大学。现实和理想的巨大落差,再加上爱情给他带来的长时间的内疚折磨,他曾一度选择,逃离一切,用哲学来创造一个保护自己的虚拟世界(并不是看哲学书有问题,而是自我意识选择用哲学作为保护自己的工具,没有哲学书,也可能会用另外的东西代替,比如:打游戏)。所幸的是,某天他想到,之前成功的人身上,有一个规律:这些人都有阅读和写作的习惯。因此,在紧接着的2年中,他每天会花2小时,在阅读的基础上,进行写作。令人惊讶的转变从此刻开始发生:他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,也能够更加精准的看到别人的问题。比如,在情感纠纷中,为了防止自我意识受到伤害,大部分人往往倾向于不承认自己的问题,通过责怪对方,来保护自尊心。这背后,其实隐含着一个现象:自我保护带来的防御机制,会让人抵制对自己不利的信息,而实际上这些信息对自我成长是必要的。这一块,大家也可以同步参考《深度关系》,其中的全能自恋讲的也是这个问题。
气量决定了上限
大学第二年,宋明臻遇到了好友智康,目睹了好友在摔断腿后,没钱的苦恼。生存的压力,迫使他们想办法赚钱。一合计,两人决定从周边常见的情感问题入手,开办了情感咨询服务公司。这门生意,持续了整整5年。然而,第一次和好兄弟创业,在长期的合作中,两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摩擦和误会,不满于收入分配的不均,他开始不停的生气。最后,合伙人在他服兵役期间,背叛了他。30岁,得了强直性脊柱炎,一个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。患病的整整6个月,他一边治疗,一边仍然继续看书和写作。在触底反弹后,他的心胸被彻底撑开,在往后的所有合作中,主动让利,思维也变得越来越敏锐。在31岁的时候,重新创办企业,月入22万,开始开挂逆袭之路。
总结
为什么我们下定决心,要成为富翁。但用不了多久,就会疲惫和不堪,中道崩殂?能指引我们自由的自由意志,可能真的不自由。本书作者,宋明臻,认为:环境和身份认同,才可以让我们发生真正的改变。努力,真诚等好听但是虚妄的话,听了就忘了吧,从改变潜意识,大量读书和写作开始,如果能做到,你的人生必然会发生逆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