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今天我们分享《黑客与画家》,作者是天使投资模式的发明人,保罗·格雷厄姆,他被称为“撼动硅谷的人”。这本书收录了他的文章,分享其中关于财富的几个看法。
问题一:什么是财富
大学毕业,踏入社会。几乎每个毕业生的心里都会有一个想法:“我需要一份工作”。加入一个大厂,或进入体制内几乎是每一个同学的梦想。而实际上,换个角度,更直接的表达方式应该是:“你需要去做一些人们需要的东西”。在这里,人们需要的东西其实,就是财富。
维修一辆破旧的自行车,清洗油腻的厨房用具,调研市场后开发辅助软件等,都是增加财富的例子。
问题二:金钱和财富的关系
首先,金钱不是财富,它仅仅是用来转移财富所有权的东西,我们常说的挣钱,发财,其实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实现,比如赌博,投机,婚姻,继承,诈骗等等。金钱只是手段,财富才有价值。除了上述的方式来赚钱,我们还可以通过创造有价值的东西,然后在市场上进行交易,来获得回报。但究竟选哪一条路来获取金钱,完全取决于自己。
问题三:贫富分化的问题
从前面我们可以发现,创造财富和获取金钱,两者,是不同的。孩子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,他们的一切都来自别人无偿的给予,因此要求公平便成为兄弟姐妹获取资源的准则。在真实的社会中,财富则必须由自己创造(不算偷窃,转移等方式)。面对财富如何创造的问题,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项专项的技能,每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是不同的,因此结果的不平均也是可以接受的,就像弹钢琴一样,有行云流水,让人听的如痴如醉的高手,也有磕磕绊绊,读谱都还不太熟练的小白。但是只要刻意训练,达到一定的程度,并不会像想像中那么困难,再次强调,创造财富仅仅是一项技能
,书中提到了作者创办Yahoo!Store过程中的具体的问题,比如他如何面对管理,如何面对竞争,小公司的优势和劣势等,同时总结了自己的创业经验。比如“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万丈,另一方面,对自己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”。“让用户满意并不等于迎合用户的一切要求”。“创造财富的法则永远不会改变,创造多少就要忍受多少的痛苦”。这里就不再详细展开。
问题四:不听话的异类
和苏世民一样(这里放出之前的视频),作者从小时候开始,就是一个不服管教的孩子,甚至,可以说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。脑袋里一直在想着别的事情,注意力都放在了读书或者观察世界上,而不是放在穿衣打扮,如何讨人喜欢上。追求真理,是他思考问题的唯一指南
。比如,作者会疑惑,人们在争论问题的时候,为什么会给人贴标签。再比如,对于流行的看法,作者认为本质上就是自己看不见自己的样子。对于那些被流行抓住的人,流行就不再是流行,而是应该要做的正确事情。逆向思考,跳脱出传统框架是这些人非常明显的特征。
总结
作者保罗·格雷厄姆,本科阶段主修哲学,研究生阶段攻读人工智能,后来转去哈佛艺术系,毕业之后曾经梦想追求艺术家的梦想,但是发现生存困难,于是走上了创业之路,最后成为硅谷创业教父。本书记录了他对于财富的看法,创业的教训,以及幼年时期自己的成长经历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,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话,结束今天的分享:人们真正注意到你的时候,不是第一眼看到你站在那里,而是发现过了这么久你居然还在那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