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理解人性》

《理解人性》

前言 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有自己专属的世界,不同的心理结构决定了世界的色彩。有时候看到的是灰暗的天空和无尽的孤独,有时候看到的是光明和无限的可能。人的心理即其命运-希罗多德。那,我们的心理活动有什么规律么? 目的论 提出自卑感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这样认为:“个体的所有活动,包括行为,语言,情绪,梦等都是围绕目的展开的”。一个在内心深处渴望被爱的人,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分享自己全部的生活细节,希望通过他人的反馈和关注来获得情感的满足。古希腊诗人,西蒙尼德斯在出海航行前担心自己的危险,梦到了一个死者在梦中警告他:“出海的人会全部丧生。”这些例子表明,个体的活动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,行为的发生遵循因果律,
《人性的博弈》

《人性的博弈》

前言 好人真的,特别难当,今天我们分享《人性的博弈》。 讨厌被当傻子 在合租公寓中打扫卫生间,清理被头发堵住的下水道。工作办事,碰到三不管的地带,往往需要有人多付出一些。如果只有自己这样干,会觉得好蠢。涉及到合作的场景,团队里面只要出现1-2个不合作的利己主义者,大部分的有条件合作者就会被迫降低自己的付出标准,然后逐渐形成恶性循环,变成最后大家都不付出。因为,我们都讨厌被当成傻子。 好人成本 再来,每一个利他行为的背后都与行动者的成本有关。 曾有人在大学做过一个叫做“拯救者”
《逆袭》

《逆袭》

前言 普通人如何跨越阶级?今天我们分享《逆袭》。 前提描述 本书数据来源于对16个普通家庭父母的采访。这些成功逆袭的人,他们出身于小中产阶级,平民阶级,甚至是穷困潦倒的家庭。父母的工作,有学校清洁工,油漆工,公交司机,美甲师等等。最后,他们跨越了原生家庭的桎梏,成为了导演,作家,文化部部长等。 广泛的阅读 结论一:广泛的阅读! 书中提到的16个人,都养成了爱好阅读的习惯。
《重启世界-山姆·奥特曼传》

《重启世界-山姆·奥特曼传》

前言 山姆·奥特曼,这位可以和马斯克扳扳手腕,影响力可能超越乔布斯的男人。今天,我们读读他的传奇人生,看看他是如何,一步步重启世界的? 青年时期 奥特曼于1985年出生在密苏里州的一个犹太家庭,是家中的长子,下有两个弟弟。他的父亲是律师,母亲则从事皮肤科医生职业。在高二之前,他的学术成就并不突出,生活在一个全美名校录取率垫底的州。尽管对电脑编程抱有兴趣,他的天赋似乎尚未完全显现,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同龄的马斯克在13岁时就通过开发游戏赚得了第一桶金。然而,从高二起,他展现了非凡的勇气。
《看见情绪价值》

《看见情绪价值》

前言 1974年,贝克曼提出了择偶价值交换理论,解释了感情从无发展到长期稳定关系的具体过程。其中,情绪价值对于长期相处中的幸福度的高低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为什么情绪价值如此重要?如何又能够提供更好的情绪价值呢?今天我们分享《看见情绪价值》。 感情中的悖论 在长期关系中,有一个悖论。即:如果你跟一个人相处的特别舒服,那无论对方是否用心付出,我们都会倾向于认为“他是爱我的”,并因此产生满足感。而如果相处起来,经常感觉不舒服,就算对方已经做到最好了,我们也会认为“他不够爱我”
粤ICP备2021131201号-1